電腦遊戲工業興衰史
一篇摘自CGW電腦遊戲世界中文版笫100期的紀念文章, 扼要地寫出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美國遊戲工業的大事回顧, 並介紹當中一些劃時代的遊戲.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Russell Sipe就是CGW的始創人, 在外國遊戲雜誌界他是很有名氣的啊! |
目錄 | |
1981年 | 1987年 |
1982年 | 1988年 |
1983年 | 1989年 |
1984年 | 1990年 |
1985年 | 1991年 |
1986年 |
1. Chessmaster 2000 (EA)
2. 創世紀 IV (Origin)
3. 冰城傳奇 (EA)
4. Kampfgruppe (SSI)
5. 死亡潛航 (Microprose)
第一款棋奕遊戲
基本上, <<Chessmaster 2000>> 只在排行榜冠軍寶座上坐了一個月而已,
但還是一直保持在十名內直到被送進了 CGW 榮譽廳. 這個遊戲是史上第一套棋奕類遊戲.
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......
在84-86年間, 市面上出了一些與小說結合的電腦遊戲. 其中有一部份做得很好, 但有一部份則純綷利用小說的知名度來打響遊戲的名稱而已.
這一類作品較成功的有 Doug Adams 的 <<The Hitchhiker's Guide to the Galaxy>> (Infocom發行), Micheal Crichton 的 <<Amazon>> (Spinnaker發行) 及 Thomas Disch 的 <<Amnesia>> (EA發行). 總而言之, 這一類的遊戲還不算很普遍.
殺戮戰場
自1975年越戰結束後, 美國籠罩在一片戰敗的陰影下,
那時根本沒有人會拿這個禁忌題材來做娛樂用途. 直到80年代初期,
好萊塢製造了一些戰爭片如 <越戰獵鹿人> 及 <現代啟示錄>
等才算打破禁忌. 但即使如此, 其內容也圍在悲傷的史實打轉.
1982年 Avalon Hill 出了一個叫 <<VC>> 的越戰遊戲, 但卻乏人問津.
一直到86-88年間電影 <殺戮戰場>, <早安! 越南> 的出現才擺脫了越戰創傷,
而同時,
Microprose 出版了 <<Conflict in Vietnam>> , SSI
也出版了 <<NAM>> , 由於SSI的作品看起來比較像二次大戰的樣子,
所以 Microprose 的作品顯然就比較佔上風. 但由於其遊戲內容及方式頗受專業人士詬病,
而導致了一場大爭論. 在這一次風波過後, 越戰話題的遊戲已經沒有人敢嘗試,
畢竟這個歷史的包袱太重了.